這次胖拔一家人又跟著i憩頭去憩頭嚕
這次到訪的地點是關廟
介紹前先跟胖拔練習一下關廟有那三寶
鳳梨/竹筍/關廟麵
鳳梨/竹筍/關廟麵
鳳梨/竹筍/關廟麵
唸完在看待會的介紹想必對關廟就有基本認識啦
第一站來到的是合進製麵廠
剛走進這家合進製麵場的第一印象就是很乾淨.整齊
透過麵場楊大哥說明才了解到
原來製麵也要依照每天溫度濕氣調整比例
也算是靠天吃飯的行業
麵粉.水.鹽依照比例透過層層的壓合.壓延
才能讓麵條Q度完全展現出來
也難怪關廟麵跟一般麵條不一樣能夠久煮不爛
這捲成一綑一綑的麵胚還要透過吊具吊起來用機器切成條狀
光用看的就可以想像有多厚重啦
楊大哥還拿了些麵粉給大家實際感受一下麵粉的香氣還有觸感
麵胚透過機器變成一條條的麵條
阿姨們熟練的把面條捲起定型
用看的以為很簡單
後來自己體驗後才發現自己錯了
完全悲劇阿
光速度就跟不上機器了
形狀就更不用討論了...
再來就是準備曬麵啦
小孩子就是這樣
什麼都想自己來只要能自己動手就很開心
跟麵廠的大姐聊了一下曬麵這時間到底要多久呢?
她說其實一般只要曬個半天就差不多了
可是楊大哥很堅持一定要曬約三天
因為麵體透過陽光日曬出來的的獨特麥香是用機器所無法達到的
所以如果天氣不佳也就不能做曬麵的動作了
而且大姐還拿了不同配方所製成的麵條給胖拔聞看看
果然每種不同比例製成的麵體所散發的麥香都不太一樣
這是剛要開始曬的麵條
麵體明顯比較粗一點
當然還要透過經驗掌握翻麵的時間還有次數
才能讓每一片麵體均勻吸收陽光味
經過幾天日曬麵體已經變的比較紮實狀
試吃了一下曬好的麵條
味道鹹鹹
口感脆脆的
完成日曬的麵體也是透過人工包裝成一包包的成品
這次比較特別的是除了可以自己體驗麵條的製作包裝
還可以採繪自己的麵袋
看這圖完全就是copy i憩頭文宣而來的咩
這是等等要體驗製做的蕎麥麵的麵粉
香氣又比剛剛的一般麵粉香氣來的明顯
這是屬於比較寬板的麵體
也就是外面可以看到的蕾絲麵
剛剛就說過了吧
不要看這捲麵好像很容易
自己試過就知道一點也不容易了
一樣麵條捲好還是要經過日曬的程序
麵廠很貼心的在曬完麵後還寄回來給我們
忙了一上午楊大哥親自煮了些麵條給大家品嚐
別看這麵條看似普通
簡單加了些醬油麻油就讓現場大家不顧等等還要吃午餐
一碗接一碗的吃
最後一離開才發現其實胖拔早在好幾年前就嚐過合進的關廟麵啦
圖片左下方寫著乾麵兩字裡面還附魯蛋就是了
之前在新天地試吃後驚為天人買了好幾包回家當宵夜的乾麵
原來就是出自合進阿
超有緣份的阿
最後當然要來個合照留念一下
第二站新光社區
新光社區對很多人來說也許並不陌生
因為近年來台南掀起一陣彩繪村風
而這裡也不例外
只是站在社區角度反而希望大家來到這是因為地方特有得風俗民情
而不是來拍拍彩繪村就離開了
其實說真的社區發展還是得有一群人願意默默附出
才能有所改變
希望能有越來越多人能加入這樣的發展推動
我們也才能發現更多台灣的美
今天的午餐長竹宴是新光社區以關廟三寶為主題發想出來的
一進門光看這排場就讓大家驚乎連連了
這種竹子buffect大餐真的很特別
這樣一組十人份2000元
其實也不貴ㄟ
有興趣的可以參考i憩頭都有在開團
或是也可以自己跟社區連繫參觀也可以喔~
看看這些美味菜餚
連竹筍跟鳳梨也都入菜了
吃起來真的有種到鄉下吃阿罵煮飯的味道
鳳梨茶在這種炎炎下日來一口
暑氣全消
連裝飯的容器都是竹子做的呢
吃飽喝足移動到活動中心學習竹編
由社區大姐還有高齡七十幾歲的社區竹編職人教大家扇子還有羊的竹編
竹編這項技能對關廟人來說好像與生俱來一樣
信手捻過兩三下一個成品就完成
這是芯媽完成得竹編
很厲害吧
只是下次不知道還能不能做出來就是了...
這是另一個成品羊的竹編配上社區舊名嗊哩
這時候就不太適合跟著胖拔念一次了
因為會變成趕羚洋~
有點難聽但不得不說又很有記憶點就是了
可愛的關廟喵到手
這是胖拔一家收集的第二塊拼圖啦
完成竹編DIY後社區總幹事帶大家到鹽水溪的源頭玩水嚕
這條溪會一直漫延到安平國家公園
溪水非常清澈可以看到小魚小蝦在裡面亂竄
總幹事也抓了隻小蝦給大家瞧瞧
看這些孩子不顧一切得潑來潑去
跳來跳去
感覺超清涼的
這藍色一屋其實是因為新光社區這小蚊子很多
所以在社區很多地方只要看到這藍色小屋就知道這有防紋液可以使用
這看起來荒廢的小房子其實可是有它一段故事的
這是關廟最後一頭牛的家
最後在沒照顧的狀況下已經送到善化牛庄
據說當時老牛在要被送走時眼角散著淚光
好令人不捨
接下來總幹事帶我們參觀了很都當地百年歷史的建築
可以看到很多房子的磚塊都跟現在大不相同
還可以看到房子裡面結構竟然有竹子在裡面
連竹子也可以蓋房子
真是開了眼界
路邊小插曲
一隻很兇的鴨一直對著大家阿阿叫
一副我們踩到牠地盤的樣子
一大片的鳳梨田綿延不絕
雖然天氣很熱
卻因為地處較高位置給人一種心曠神宜的感覺
看這照片就知道當天陽光有多大
但身為專業小麻豆
還是可以擠出專業笑容實在精神可佳阿
hahaha
在這可以看到有大有小有好幾個頭長在一起的鳳梨
超特別的
接下來經過一片竹子林
圖片中可以看到好幾種不同顏色竹子
從顏色就可以判斷生長的年紀
這是新光社區彩繪創作者的家
整個社區的彩繪創作出自於同一個人的手
而且創作者原本職業竟是位廚師
好跳tone
最後又回到一開始享用長竹宴的地方
整個參觀導覽的流程極順暢且豐富
這些竹編作品其實也代表著新光社區的精神
這些阿罵雖然都年紀一大把
但她們用自己雙手編出未來與希望
希望這樣精神能一直傳承下去
《主辦單位》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協辦單位》臺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
《承辦單位》工業技術研究院、地平線文化事業(股)有限公司
歡迎來小芯芯粉絲團按讚隨時掌握美食。旅遊。親子資訊喔~THX